快刀洪吉童 

圖片來源

人世間沒有這樣的傻子,那多無趣。
但,誰又願意當那個犧牲自己,讓平凡人覺得活著還能有些希望的傻子勒。

相較於成均館緋聞,洪吉童好看也有深度多了。
可惜,是不是有深度的故事結局總得令人感傷,洪吉童前面、中間都很逗趣,最後卻沉了一下。
沉不是不好,只是.......我們總是希望,像這樣勇於為小人物發聲的英雄,能有個善終阿。

快刀洪吉童3

最後著火的羽箭流星般滿天飛下那一幕,和著吉童和以璐緊牽的手、坦然的微笑,真的很美。
也許,對吉童和以璐來說,這就是善終了吧。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苦衷。
王並非壞人,換了位置便換了腦袋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
所以,我並不怪王掌權前與吉童結盟,掌權後卻非得殺了他不可的態度轉換,
我相信人性本善,相信殺了吉童和以璐的王背負著更沈重的使命。

他們的目標相同,都想改造這個國家、想守護心愛的人。
差別只是手法不同--當然,手法的背後是價值觀和信念的差異。吉童激進,王則企圖先穩住大局再行改造。
仔細想想,其實真正辛苦的是王也說不定。
激進只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氣,衝衝衝就夠了,不用想太多,了不起最後捨生取義。
但活下來的人怎麼辦?
他得承受親手殺死所愛的痛苦、得與虎視眈眈的大臣們費心鬥智、得為了建立新世界不停忍讓妥協再伺機前進(也許有時還會把持不住自己,為了成就大業做些昧著良心的事--好人變壞人的起點不都是這樣)。
突然,覺得吉童和以璐就這樣拋下昌輝獨自一人,好慘忍唷~

 

在吉童憤怒到想殺某個人,刀揮出去卻只砍了對方髮帽時,昌輝說:「他是個強者」。
是什麼讓昌輝打從心底認同洪吉童是個強者?
我可以像國中生一樣回答:毅力、影響力、口才、實踐力、忍耐力、自我節制、擁有夢想、堅持信念.....八拉八拉的。
這些答案都對,但都不足以描繪我眼中的吉童。

強者很少天生是強者,吉童從街頭混混變成強者的過程,更是有點無心插柳的搞笑。
(不爆雷,請自己去看)
儘管弱者出生的確催化了他成為強者、為弱勢發聲的動力,
但我相信無論背景為何,強者身上總帶著願意低頭彎腰、同理並溫暖他人的善良。
這份善良也許得來不易--就像年輕時的吉童老被人們誤解,總是憤世嫉俗一般。
但善良的種子若遇到如以璐一般完全的接納和信任,便會發芽、茁壯,讓人得以強壯無懼。

快刀洪吉童2

在最後決戰日前,海明大師問吉童:「害怕嗎?恐懼嗎?」
吉童說:「當然,我不是人們所說的超人洪吉童,不是因為不害怕而戰鬥,而是比起其他東西,我最害怕的是因為自己的害怕而做出錯誤決定。」
決戰前思考的不是自己死活而是他人是否因自己而受傷,這才是強者會說出的話阿!!!

 

階級是不是無可避免的?
就像宿主中曾提及的,人類大腦愛偷懶,喜歡分類,這是人的本質。
分類之後便是敵對、資源爭奪、強者弱者兩極化(M型社會?!)。
然後,M到一個程度,弱者反撲、爭戰、系統重新整理,再回到分類→敵對→........。
這是我心中世界運作的模式,也是我看到洪吉童和昌輝改造世界的歷程。
看似一直處於變動不安的狀態,但,這就是人類吧--在渾沌中不斷尋求美好良善的人類。

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套句茉女的口頭禪:「人生嘛!也不過如此~」。
如果人活著本來就沒有什麼明顯具體的意義和目標,在渾沌中奮鬥努力,也不失為充實過日子、揮灑享受人生的方式。
無論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願意傻呼呼地對抗人類惡的本質,夢想著改變世界,都是令人可敬的。

人世間沒有這樣的傻子,那多無趣。
而,如果我們自己沒膽當傻子,那也別潑人冷水,擋了他們的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