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提到了被依賴的幸福感,
突然聯想到和過去男友間的關係。
 
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輔導的原罪,男友總是會撒嬌的要我「輔導他」。
也許他的期待只是傾聽..或單純的撒嬌,但要我「輔導他」這句話一出來,就踩到我的地雷!
甚至,連不認識的網友,聊沒幾次,一旦知道我是輔導老師,也急著要我「輔導他」..=.="
當我表現出拒絕或不耐,居然還被指責不是個好老師,好像我不陪他聊聊是我的錯。
很抱歉,馬上封鎖你..> <
 
輔導老師沒有必要輔導全世界每一個人!
男朋友都不想了,更何況是不熟的網友。
 
只是,為什麼能和學生天南地北的聊,卻沒辦法對男友傾聽呢?!
學生的依賴讓我滿足、男友的依賴卻讓我不耐。
這兩者的差別在哪?!
 
對學生,我是有耐心的..心甘情願、理所當然的耐心。
我保護他們、為他們爭取權益、盡可能的協助他們--這些都是出於100%的自願、樂意。
一天超過12小時的心力,我扮演著樂在其中的被依賴者--這是我的義務和責任。
 
剩下的12小時,我想休息、想依賴。
希望有人心甘情願、理所當然的耐心傾聽我。
希望被保護、被安慰,希望有人出面撫平我生活的委屈和無奈。
我願意關心對方、關心別人,但那不是義務和責任。
當我累了...卻還在工作之外被要求當個稱職的「輔導老師」時,我拒絕!
 
也許,當我的男友會覺得不公平!
為什麼我對學生比對他好、我傾聽學生卻不傾聽他(也許會被延伸為「我愛學生卻不愛他」)。
但...那不過就是角色不同罷了!
在學校,我被依賴著,必須堅強、勇敢。
回到家裡,我需要依賴別人,需要軟弱、無助。
這兩者,都是必要的享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