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公車回家時,正巧遇到公車上三個年齡加起來將近200的阿公阿媽在吵架。
事情是這樣的.......
 
公車開到台北車站,上車的人超多,車內很擠,一個臭臭的阿桑貼著我的手臂,感覺很噁心。
正當司機杯杯關門要走時,聽到「扣」的一聲,
前門好像撞到了什麼。緊接著就是一個抄著浙江(?)口音的阿公破口大罵:「你不想載就不要載嘛!幹嘛這樣用門撞人呢?」
旁邊一個在他之前上車的阿媽試著緩頰:「阿沒關係啦,司機先生也不是故意的阿。」
阿公:「什麼不是故意的,他是服務業ㄟ!不想載就不要載嘛@%^^*(#@」(我承認,連台語都不完全聽得懂的我,實在搞不太清楚他在說什麼..:P)
阿媽又試了幾次想讓阿公情緒平復一些,顯然沒用。
結果阿媽也火了,整個豁出去:「你以為你老幾阿,講話幹嘛這麼大聲。講話就講話,不要動手動腳,指著別人是什麼意思.......。」
阿公一聽更生氣:「什麼我算老幾,那你又算老幾?@$%#+#^*(」(聽不懂again)
阿媽:「我老幾?我你老子啦!我是你的-嗶嗶- 啦!」
阿公:「什麼你-嗶嗶-啦!你生兒子沒-嗶嗶- ,你全家沒-嗶嗶-.......」(ㄎ..這個我有聽懂唷。以上對話因涉及生殖、消化器官,故以「嗶」消音。)
 
中間停頓幾次。大概兩邊都在想還有什麼話好罵,或可以怎麼繼續罵下去。
 
阿公:「有種我們下車解決阿,你他-嗶-的。」
阿媽:「我為什麼要下車,你要下先下車阿!這種人趕快下車最好啦,不要為難人家司機。我就是要給你坐到忠孝東路!」
 
總之最後,在我因為司機杯杯擦撞到計程車,眼看計程車司機不放他走,我等得不耐煩先下車時,這三位老人家都還沒人下車。
(對阿,那個司機今天還真衰)
(第三個老人家在哪裡?  喔,他是阿公,也一起罵了阿公,但火力太弱,直接省略。)
 
這時候旁邊的人在幹嘛勒?
我身邊的媽媽在跟他的小女兒解釋整個狀況;兩個高中生研究著阿公的口音到底是哪個省份,然後將整件事情歸因於「省籍情結」..=.="
我在心裡os:「阿媽,如果你要到忠孝東路,那你坐錯方向了喔。」
 
 
好啦...廢話一堆,其實我真正想講的是.......我發現自己在聽到人家吵架時,有一種莫名的很high的情緒。
中間停頓幾次時,心中一度感到「阿?沒嚕.....真可惜呀~」
抱著期待的心情等著他們其中一人再開口互相幹譙。
到底在期待或興奮個些什麼勒?
這是人類的天性嗎?對於衝突事件特別感興趣,就像媒體特愛報導血腥暴力新聞一樣。
還是,這其實是順從慣了的我的反動?
 
我想起上公車之前,剛參加完一個團體,
對於團體裡面的「溫暖氣氛」、「大家客氣來客氣去的邀請」、「既使不喜歡也是很溫和的表達」......我感到不耐。
有一股想怒吼「你們是在和諧個什麼!」的衝動。
我其實不太懂為什麼大家都要這麼和氣勒?連表達抗議都要很和氣、不耐煩也要很和氣。
和氣有時代表了大家其實心裡都有很多話想說,卻都因不想破壞團體氣氛而選擇不說。
抽掉不爽的語氣、態度的加持,整個就很沒fu呀!!
所以,當阿媽很有power的反制阿公時,簡直就是間接幫我發洩了心中的不耐,滿足我怒吼的慾望。
既使只是在一旁看好戲,都有爽到的感覺。過癮!
 
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我又這麼在意那個fu?
不爽是不能好好講嗎?幹嘛硬要火爆氣氛才覺得有傳達出自己的不滿?
所以說呀.....我覺得自己越來越憤世嫉俗了說。
大概是在學校看太多好人被欺負、只要敢大聲就佔便宜...的例子,不知不覺感染了「人善被人欺,做人不用太善良」的意識。 
所以,對學生不用太好、對老闆不用太客氣、對家長不用太順從、對怪喀同事不用太忍讓。
當大家都亂來,只怕講話大聲的人時,震懾的fu就很重要了吧。
 
雖然阿媽的大聲對阿公沒用,但我想換成比較一般的情境,阿媽只要大聲一點、潑辣一點,對方應該會立刻敗下陣來。
 
這也是初任教師的reality shock嗎? 
唉.....整個就是扭曲的環境  扭曲的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