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提到「心理諮商不僅限於諮商室內」這個概念,

讓我不禁進一步想到,會不會發生在日常中的「類諮商」反而更有價值?!

 

寫到這裡,讓我先跳開一下。

打字的剛剛突然閃過一個後設念頭,「類諮商」?什麼叫「類諮商」?

為什麼我不敢直接用「諮商」這個詞,好像直接用「諮商」這個詞會冒犯了「諮商」的"專業"似的?!

而我不就是在質疑諮商的"專業性"嗎?!我在害怕什麼?!

 

好,這個問題先放下,再跳回來。

 

我想起過去的一個個案,一個很有自己主見的國九女孩,因為抗拒到校的關係,學校幫他安排了藝術治療課程。

包裝成課程,其實是想做藝術治療。

負責授課的當然是有專業證照的藝術治療心理師(收費可不少呢!),內容我從側面瞭解,是一邊做一本手工書,一邊聊聊自己。

 

先說,我不是藝術治療專業,甚至我只要跟藝術扯上邊的表現(畫畫、跳舞、音樂...)就很糟。

在那個我還相信心理師有其專業的階段,個案好一陣子狀況不佳,

我在跟心理師討論個案狀況時,心理師總是給我一個我不太懂也google不到的名詞:「治療性退行」。

因為google不到,我只好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擅自將這個詞解釋為:「案主在治療過程中因為各種恐懼、抗拒....等原因,而發生的短暫退步現象。」

意思是,這是短暫的,治療仍在進行,需要時間,會變好的--我這麼告訴自己。

 

然而,每當我與個案聊到他的藝術治療課程時,接收到的訊息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個案很務實的跟我抱怨:

「那個課很貴ㄟ,只是一直叫我畫封面、縫書皮阿~這樣就要收那麼多錢喔!浪費我媽的錢。」

 

講到錢,個案又講到:

「你們還不是為了賺錢才花時間、力氣在我身上,陪我做這些、聽我說這些!哼~」

 

恩,案家很有錢,父母為了個案好,出這些課程費用出得很大方,

但在個案眼中,顯然他覺得我們都只是為了錢而陪伴他、關心他,而從他的語氣中,我讀到他對這種關心,很不屑。

 

但,孩子,我每週花一節課跟你見面、聽你說話,再加上你經常不定時的出沒在我身邊,跟我哈拉東哈拉西.......

這些.......其實我都沒有收錢ㄟ........

我很直白的讓他知道,其實,多你一個學生、少你一個學生,我的收入完全不會有影響。甚至,少你一個學生我每週還多出了至少一節課的時間,可以休息、可以做自己的事。

我的語氣沒有生氣、沒有不諒解或責怪,

其實我懂他在意的是什麼(我也覺得那個心理師好貴阿~而且真的有效嗎?),我只是平鋪直敘的讓他知道,我對他的關心和付出,真的無關利益、金錢、收入.....

然後,我發現,個案好像開始不同了。

他堅持停掉了昂貴的藝術治療課程,丟了他憂鬱症的藥,開始用自己的力量站起來,最後順利畢業。

 

至今我仍然不知道什麼是「治療性退行」,

但從和這個孩子的對話中,我感受到他要的是「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而這個「無條件」不只是原本心理學課本上講的「沒有期待」、「沒有評價」、「把你視為完整的人去關心」,也很實際的包含了「費用」。

 

孩子本能的會思考,你們這些陌生的大人為什麼要關心我?

喔~因為這就是你的工作(不只一個孩子這樣問過我);喔~因為你關心我你才有錢賺.........

 

而當這種關心跟「錢」扯上邊,還能保有Rogers所期待的「無條件」嗎?!

怎麼總有種......變得假假的感覺。

 

如果今天我不再付費了,

你還會同樣關心我嗎?同樣傾聽我說話嗎?同樣用這種對話關係讓我感覺自己被重視、被肯定嗎?

 

心理諮商號稱專業,專業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要收費(畢竟人家心理師也要生活嘛~),

但為什麼收費這件事,似乎反過來讓諮商關係變得備受質疑。

 

同樣的關係,如果放在朋友、家人、師生之間,好像就讓人很感動吧~

有一個朋友/家人/老師能這樣傾聽我、願意理解我、花時間跟我對話.......

別人的時間也是時間阿~同樣的時間他可以去睡覺、去打遊戲、去交朋友,但他沒有,他花在我身上,專心一意的聽我說話,這怎麼不令人感動呢!

所以蘇打綠說:

是你浪費在我身上的時間,使我變得如此珍貴,如此珍貴。


所以,如果心理諮商是依賴關係影響個案、進而產生改變,

那麼,這個關係發生在自然的社會人際脈絡中,是不是會比發生在付費的心理師身上,更來得純粹、有效一些?

若是如此,心理師的專業,是不是應該用在幫助大家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成為彼此的心理師,而非只是號稱專業收取昂貴費用躲在諮商室裡做個案。

尤其在我遇過非常、非常、非常多讓我失望的號稱很專業很厲害的心理師後,

這種想法更是越來越強烈。


我其實也花大錢找過心理師喔!

認真的回想了一下,我的人生中,義張受訓時被要求一定要有被諮商經驗、念研究所時又被同樣要求,而且還要有被督導經驗,

但這些都是不得不去、硬得擠一些事情出來講講。

除了上面這種狀況外,真正因為自己的事情去諮商,還是有的。

 

但........那通常都是在.......我整個情緒大崩潰、失控的狀況下發生的。

那種感覺比較像是.........我需要一個樹洞,一個可以讓我全然放心、安全大哭的地方。

所以往往一進諮商室,就是一個人邊哭邊講完50分鐘,心理師從頭到尾大概只說了不到5分鐘的話,我付了1600,走人。

有約下次嗎?沒有。

 

恩,我很清楚當時的我所遭遇的事,沒有可以訴苦和哭泣的對象(跟家人、朋友講,狀況都只會更糟糕吧),所以我甘願,花錢找人聽我哭。

 

唯一一次連續、定期找心理師諮商,是結婚後遇到的挫折。

但那次因為有教師身份的關係,雖然有諮商次數限制,但不用付費(不然我應該也會慎重考慮要不要繼續吧)。

我小心翼翼的拿捏著次數,盤算著像我這種無處訴苦和哭泣的人,難保未來何時還會需要心理師,還是留點扣打省著用吧。

 

這幾次諮商經驗,有用嗎?

有的。

 

既使心理師可能講話不超過5分鐘,但光是讓我有地方盡情大哭,就能稍微安定我。

更不用說給予的建議(直接叫我去看某本書)、提醒我的觀點(那些傷害到我的話其實不是說給我聽的),還有一次又一次坐公車去陽明山轉換環境、轉換心情、轉換思考的過程,

其實都有幫助到我。

 

我有因為付費而覺得心理師們不真誠嗎?

其實還好。

 

我想那是因為我有很明確的目的性,我不是來討關心、討拍拍、渴望感覺自己被重視被肯定的,

我是真的情緒需要出口、想解決問題的。

而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可以對話這些事情的人,所以,我花錢,我甘願。


恩.......寫到這裡,好像有點理解問題解決的諮商和發展性的輔導不同之處了。

 

心理師踩在一個足夠遠、足夠陌生的距離,所以可以成為樹洞、可以討論問題。付費也是理所當然(不然大家跟你非親非故,誰有義務要花時間聽你說這些)。

但學校輔導工作很多時候做的是「自尊」、「自我概念」的培養與建立,似乎更需要前面講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透過這種關注,讓個案感覺到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而這種無條件的積極關注,需要一些原本就存在的人際關係(父母/家人/手足/朋友/師生....),不能遠到得付費才能存在(一旦付費就變成"有條件"了),也不能近到一有交集就引發情緒.......

阿~這種剛剛好的距離,大概就是輔導老師和個案的距離吧:)

 

這麼說來,我是否可以說:

請大家不要把心理師想得太「專業」--象牙塔裡的那種不可侵犯、不可越界、只有心理師才能做的專業。

心理學的知識、晤談技巧、概念,最好大家都來學一學。

一個想解決問題卻無人可商量的社會人士,勢必需要花錢找心理師--花錢買那個足夠遠的距離、足夠陌生到讓人安心的角色。

但一個渴望感覺自己被重視、被愛著、被社會接納的人,可能更需要的是他身邊具有諮商知能的家人/朋友們(像滌姐那樣、像《我的出走日記》裡那些主角的朋友們那樣)。

 

而我又忍不住想像,

如果身邊具有諮商知能的家人/朋友們越來越多,當每個人在社群裡都感覺自己被重視、被愛著時,

會不會......真正需要花錢找心理師的人,也會大幅減少...............(大同世界?!)

初級輔導做得好,二、三級工作量就會減少的概念XD

 

若這是真的,

那麼,心理諮商更不可以變成心理師獨有的專業呀!

應該要廣泛分享才能真正促進人類社會的心理健康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