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2

我承認我是有目的而看這本書的,而這本書讀起來並不有趣,但我想,有趣與否顯然不是他的重點。

 

蘇絢慧一直是我繼鄧醫師之後,第二喜歡的諮商心理師。

幾次聽他說話、看他的文章,很能得到共鳴。

 

這次在感情上遇到瓶頸,很痛苦。

正巧鄧醫師在廣播節目中訪問蘇心理師,談他的新書《其實我們都受傷了》。

簡直就是為我而設計的呀!!

立馬買了下來...希望看完後能從感情的困境中尋覓出方向。

 

然而,就像所有的心理諮商都不會告訴你答案一樣,這本書當然也不會。

既使如此,我仍相信在各種人與人的關係(親情、友情、愛情、同事....)中經常感到挫敗的人,

都可以在《其實我們都受傷了》裡找到對自己的理解。

 

書裡將依附關係理論講得非常淺顯易懂,

你可以從文字中逐漸得知「我為何為我」--我為什麼會長成自己現在這個樣子。

我為什麼這麼害怕孤單、被遺棄?我為什麼習於討好?

我為什麼總是先瘋狂的付出、掏空自己,然後才發現這麼做一點用也沒有?

 

人在關係中總是有許多「自動化」的反應、行為,有時自動到自己都不自知。

然而,當同樣的循環一再出現時,老話一句:這就有問題了!

但我們只知有問題,卻往往不知問題為何、又來自何處。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會告訴你這些問題來自何處。

 

也許重新回到童年經驗講起來有些陳腔濫調,

廣播中鄧醫師幫我提問了--這也是我很久以前就一直有的疑問--不斷追尋過去到底對現在、未來有何幫助呢?

我知道了問題如何發生,then?

知道了又能如何?重點是我不知道該怎麼改變哪!

 

蘇心理師的回答非常"敘事":

唯有我們看見過去受傷的內在小孩,撫慰他、打從心底的心疼他、理解他,

放下後我們才有辦法跨過那個痛苦的曾經,而後產生力量建構、改寫未來。

 

撫慰、心疼、理解自己,看起來好像沒做什麼,但卻是改變的關鍵。

而《其實我們都受傷了》裡說明了兒時經驗與成年關係之間的因果關聯,

正是幫助我們從成年後的現在回溯兒時經驗,找到受傷的起點,找到我們必須被心疼、被撫慰、被理解之處。

 

鄧醫師的回答我也喜歡:

有時我們看見了自己兒時的傷,理解了、也撫慰了,但也就只能如此,因受傷而產生慾望或恐懼的「井」就是在那兒,不會離開。

我們只能訓練自己在困難的當下意識到井的存在,看見他、跟他打聲招呼,然後繞過他繼續前進。

 

其實,我比較喜歡鄧醫師的說法。

 

兒時的傷我已經重述太多太多次,看完了書,更清晰知道自己成長的心理脈絡,

但,似乎也只能做到這樣。

我並不那麼清楚何謂「撫慰自己、心疼自己」,畢竟我一直避免落入「自怨自艾」的陷阱,而這兩者之間的界線總讓我感覺模糊。

努力以自己的想法去做了,有好一些,至少狂暴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

but then?

 

我依舊不知道該怎麼靠自己的力量填滿那口慾望的井,同時我又深怕心中的井永遠填不滿。

所以,我只能採取鄧醫師的作法:看見他、繞過他。

 

無論最後自己有沒有改變,《其實我們都受傷了》都是幫助我們自我覺察非常有用的一本工具書。

而我一直相信,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