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      showLargeImage2

最近一連看了兩本應該算是立場不同的書:

由巴勒斯坦人權組織發起人寫的《我們一家陌生人》,以及很有名的納粹大屠猶太殺倖存者寫的《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

 

把這兩本書放在一起讀是有用意的,

大部分的台灣人不大關心以巴衝突或納粹大屠殺的事。

對他們而言,以巴衝突距離太遙遠、納粹大屠殺年代太久遠,

但我卻莫名的對這件事非常好奇,而且一點都不覺得年代久遠。

納粹大屠殺畢竟還是二次世界大戰,這一世紀的事情,明明就離我們很近哪!

 

少部分關心、好奇的人從新聞媒體上能吸收到的片段訊息,多半是來自美國那邊偏袒以色列的--畢竟猶太人實在太厲害,早已佔據美國政經界許多重要位置。

 

所以這次,我先讀了巴勒斯坦人寫的書,再讀猶太人寫的書,也算是種平衡報導吧。

過去對這一區的人到底為舌麼打來打去一直很不明白的我,

看完了書、參加了讀書會(感謝去過以色列的導讀人說得好清楚),終於稍稍瞭解:

很久很久以前猶太人大多住在以色列這裡,但是這地區歷經非常非常多年的戰亂(羅馬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等等),他們四散各處。

有的往西跑到歐洲、有的往北跑到土耳其一代,雖說是逃難,但因為天性聰明勤奮,在各地都發展得不錯。

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希特勒瘋了,看他們不順眼,想要徹底毀滅存在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大屠殺事件後,德國輸掉二次大戰,英美等國承諾讓他們回到自己最初的家園--以色列。

殊不知,在猶太人到處逃難這幾百年間,以色列早已被另一群人(巴勒斯坦人)入住,現在要要回去,對巴勒斯坦人來說,這裡也是他們住了幾百年的家鄉哪!

於是,以色列開始用「屯墾」的方式蠶食鯨吞「最初屬於猶太人、後來屬於巴勒斯坦人」的土地。

巴勒斯坦人不懂,為什麼本來住得好好的,莫名其妙有一群人跑來在自己的家園上開疆闢土,把山剷平了、把地挖了,原本美麗的山脈不再、城市也被分割成以色列區、巴勒斯坦區。

 

講到這裡,應該會覺得猶太人這樣很過份吧!

然而,在閱讀《我們一家陌生人》時,除了感到猶太人仗著自己跟美國很要好而欺負巴勒斯坦人外,其實也發現巴勒斯坦人自己實在也是很不爭氣。

民族性。

為何巴勒斯坦會一直強不起來,無法對抗以色列?

我想「民族性」是很重要的原因!

 

怎麼會大家都嚷著要打仗、要對抗外侮,結果卻都只是嘴巴說說,竟無一人真的出手,就這樣把城市拱手讓出。

怎麼會大人老是想著過去的榮光,卻不積極奮起想辦法奪回一切,搞得小孩很困惑我的家鄉到底是哪裡?

怎麼會自己族人也很清楚族中行政效率有多低落、政客有多骯髒,卻仍不思改進?

怎麼會在國家領土被奪走時,還用「現在被拿走沒關係,總有一天我們會全部討回來」這種思維安慰、麻痺自己?總有一天到底是哪一天?

 

導讀人說,因為住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過去都是經濟生活優渥的貴族,只會打嘴砲不會打戰也沒有奮起的生存能力。

唉~~~這樣一個破綻百出的社會、只會抱怨不思振作的懦弱民族性,遇上精明幹練的猶太人,不慘敗才奇怪呢!

 

 

然而,人性總是這麼奇妙...猶太人很強很厲害這個我已經知道,

卻在看《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時,驚訝的發現在事件發生的那個時間點,一向個性精明很會賺錢的猶太人竟是如此的無知無覺。

也許是大屠殺這種事實在扯到一個令人無法置信的程度吧!

書中呈現當時猶太人的所思所想,同樣也是敵人都侵門踏戶了還在自我安慰。

 

「雖然被限制區域,但這樣也很好阿,至少我們跟習慣相同的人聚在一起!」

「這個集中營已經比上個集中營幸福了!」(這什麼鬼?!!)

「至少我不是前一批被送上火車的人!」(晚一批有比較好就對了= =")

 

諸如此類現在讀起來很匪夷所思的想法,讓那時的猶太人一步步走入陷阱。

我想,恐怖統治下的飢餓真的很恐怖,會逼出人類血液裡的野蠻獸性,六親不認、只求生存。

到最後,大家已經不在乎家園被奪走、親人被殺、自己即將被殺......一塊又乾又硬的麵包比什麼都重要。

 

這是什麼世界?!!!

 

讀到這邊,我對二次大戰中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又更好奇了。

上網買了許多當時的書,想知道那時候的人們到底怎麼了。

 

另外,這次的閱讀經驗也更正了我一些錯誤概念,比如:

「猶太人」是一個種族名稱,不等於「信猶太教的人」,猶太人也有可能信別的宗教。

「以色列」裡頭也並不都住著「猶太人」,以色列跟一般國家一樣,住著各式各樣的人。

 

非常長知識的一次閱讀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