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次團體,開始進入工作期。

成員還真如團體動力理論所說開始打開自己,用好像很熟悉的態度一樣彼此對話。

ㄜ~~~~我真不習慣.....

團體一結束我就忍不住想趕快閃人...不想有太多私人上的互動= ="

 

再加上今天很累,一整個不想講話。

然後,對於團體進行的方式也感到boring--冥想→自由書寫→捉對分享→大團體分享。

老實說,好煩哪~

 

原以為在團體裡可以有系統的學到一些技巧、理論,很顯然老師並不打算這樣處理。

而是想讓我們直接去做,做中學?!

在捉對分享中學習聆聽、學習如何給回應。

結果,反而使大家因為缺乏楷模而不敢回應,害怕自己做錯。

 

雖然老師不斷強調核心的「該」與「不該」....

但到底這些核心透過口語表達、展現出來時,會是什麼樣子,我想大家心中還是充滿困惑。

而我,我承認,我實在不大知道自己做對做錯,

甚至大多數時候,我覺得自己做得很差。

這次團體的捉對分享,可能因為我和對方這兩週的生活實在沒有什麼好分享的,

弄到最後像是在聊天一樣...氣氛是OK,但.......不該是這樣吧?!!

 

這問題也在團體中被提及了,老師也沒給什麼明確的回答,只是在重複了一次那些核心的「該」與「不該」。

恩.......如果接下來四次團體還是這樣,我大概真的會覺得非常無聊且失望阿~

 

當然,在捉對方想中「被聽懂」的感覺還是有的,

意外自己那個奇怪的家庭狀況居然能被一個全然陌生的人在短短10幾分鐘內瞭解,

而且不像之前聽到的朋友那樣表露出慌張無措的尷尬。

這倒真是一個小意外。

不過,也同時發現自己遲疑了.....

大姊說我的故事很值得分享阿,幹嘛不說!

我遲疑了。

察覺自己一方面是不知從和說起--畢竟家的事情太瑣碎,無從耙梳。

另一方面也突然發現這件事對我來說,好像已經說得有點累了。

他還需要被述說、被處理、被理解嗎?好像......這些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這是不是在說,我的生命已經到了一個自然而然必須往前走、往前看的地步呢?

我不知道。

 

只是,不再想講了吧。

也許是講了也沒用、也許是累了、也許是接受了事實就是如此而這樣也不錯.....

恩.........我不知道。

 

但我想對我來說更實際的問題是:

我還想從這個團體裡得到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