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臉書的網誌。


因為接行政的關係,有機會認識一個瀕輟的學生。從八月到現在,自家長、導師、輔導老師、社工(還是頗多個社工)口中一點一滴的拼湊著我對他的認識。因為學生還在學,他複雜的背景狀況我就不多說了。

今天很意外的,也許是他觀察我夠久了、終於願意信任我了吧,一向冷淡的他竟主動和我攀談,而且滔滔不絕,一講就是兩節課,中間幾乎沒有我插話的餘地。和他聊完後,我想的竟是.....放手這件事。

學校這邊和他拉扯了快一個月,因為不希望他中輟、因為不想放棄他、因為擔心他沒來學校的生活、因為.....,我們有很多正當且合理合法的理由去做這些攻防戰,一個月內大家用盡各種方法就是希望他來學校。但,我觀察到的是他和學校的關係並未因我們的努力更靠近,人來了,心卻沒在這裡,更別提融入班級、參與課堂的學習。對他來說,來學校就只是為了應付不中輟這件事而已,獨自在家他反而更能專心學習。

而今天,聽了他分享許多過去和現在的生活、想法,在真正碰觸到他這個人之後,他讓我重新思考我們對待他的策略是否正確,「人出現在學校」真的是我們該努力的方向嗎?是否放手才是給他真正伸展四肢、用心過好日子的契機。

當然,我想有些導師聽到這裡應該就要跳腳了。也許會說輔導室怎麼可以這樣縱容學生、輕易信任學生說的話、他只是為自己的懶惰和逃避找藉口......等等之類的。恩,我也一度質疑自己願意放手的念頭是不是太過溺愛,認真想想我對他及自己的瞭解和認識後,發覺他在我心中引發的議題並非「溺愛」,而是挑戰了「學校老師是否能接納一個拒絕體制內教育,選擇自己獨立過生活的未成年學生」這件事。不是賭氣的說:「好阿~你這麼厲害你就自己去闖阿,我們也懶得管你!」那種態度,而是真正的理解他有他的想法、願意信任他的成熟度而放手讓他去闖闖看。

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不希望他中輟,為的是什麼?!我們不想放棄他,難道放手就等於放棄?!(對我來說絕對不是這樣!)我們擔心他沒來學校的生活,老實說他成熟到連社工都不擔心他了,我們為什麼還不信任他?!如果放手讓他獨自生活對他和學校都是鬆了口氣,雙方都能把原本拉扯彼此的氣力轉移到對未來更有建設性的事物上的話,為什麼我們不這麼試試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