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6 23.35.40

上週週末去看了2012世界公視大展,超讚!

一口氣用兩天半的時間看了9部片...很累,但也很有收穫。

片子的內容不多描述,連結裡的介紹更清楚,趁著記憶猶新,記下自己的想法比較實在。 


 

希特勒的孩子

二次大戰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這段歷史,一直是我十分好奇、想要探究的歷史傷痕。

當時人們為何會如此盲目?時代背景?希特勒如何影響這麼大一群人?執行的人心理是怎麼想的?

事發過後人們如何看待、如何面對?後代子孫的想法、心態?

.....在心理意義上,這件事有太多值得研究之處。

 

一般人談到這段歷史時,多半從猶太受害者的角度出發,這部紀錄片卻選擇了少見的「加害者遺族」觀點。

用"隔代"的方式處理這個議題,多一點距離,少一點衝擊。

我想,這麼痛的事,問當時參與、經歷事件的人,他們恐怕什麼也說不出來吧。

 

希特勒並沒有後代,那麼大屠殺事件中納粹的幾個主要當事人(建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人、下令大屠殺的人、散播猶太人血統不純的人...)的後代,如何面對上一輩如此殘暴的行為呢?

有人徹底否認大屠殺的真實性、有人選擇結紮,不讓自己的身體裡的血液繼續繁衍(這是不是也是一種相信「血統純正」、「血統遺傳」論斷的概念呢?)、有人出書並到處演講遣責父母作為贖罪、有人乾脆逃離德國,到沒有人知道他出生的地方離群索居、有人無法接受自己的姓氏而改姓、有人坦然承認面對,甚至還跟猶太受害遺族結婚....

每個人處理、面對這件事的方式都不同,其中涉及了許多自我認同、家族認同、 國族認同的問題。

共通點是最初,他們都以自己為恥。

在德國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岀生、姓氏,出了國則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是德國人。

 

導演說,他希望人們對於納粹屠殺猶太人事件不只有被害的悲劇心情,希望雙方能過對話、聆聽,能有一些不同的東西。

影片中,一個高中生小女孩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裡,哭著問某個納粹遺族:「 你的父親殺了我全家人,我只想知道他們對這件事難道一點都沒有感覺嗎?」

遺族:『我非常抱歉。』

旁邊猶太老師:「如果當時你在現場,你會怎麼做?」

遺族:『我會毫不猶豫拿槍殺了他(我父親)。』

天阿!好痛的對話,無論是哪一邊,都好痛!!

 

然後,某個集中營倖存在在一旁邊到了,走到台前與遺族相擁而泣。

當然,導演並不只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深度。

某些人既使經過對話、聆聽,仍舊無法放下心中的仇恨,OK的,每個人心中的冰,會在他該融化的時候融化。

 

看這部片時,我腦中不斷想起日本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的事。

果不其然,映後座談就有人談到這個了。

我想,其實受害者要的就是加害者的一個真心承認、道歉,知道自己的行為讓受害者多麼受傷,如此而已。

畢竟傷害已經造成、無法挽回,而真正打從心底的承認、道歉,才能避免未來同樣的事再次發生。

 

然而,日本人一再地否認屠殺事實,甚至捏造證據,才是讓這件事無法落幕的原因吧。

看完影展回家後恰好看到〈文茜的世界週報〉在做南京大屠殺75週年的報導,順道PO上來。

 


 

直擊難民營

與其說是紀錄片,其實比較像實境秀。

當國家的資源有限,中東、非洲等外來的難民源源不絕,人們會如何看待這些分食國家土地、資源的難民呢?

排斥or接納?!

 

看到影片中土生土長的澳洲人對於這些難民的誤解與歧視,用自己自以為的想法解讀難民的行為。

以為難民有很多選擇,其實不然;以為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國家生存下去,其實不然。

然而,這些東西,你沒經歷過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再怎麼有同理心,也只是想像。而生活富足的我們,如何能想像岀生在國家戰亂頻繁、飢餓,人民得連夜逃命的生活?!

 

不瞭解,所以有偏見,因為偏見所以歧視。

於是,澳洲某個電視台找了個非常瞭解難民的博士,設計一串活動,讓幾個澳洲人身歷其境體驗難民處境。

很可惜的是,影展只播了最初階的第一集(囧),第二到四集,才是真正精彩的呢!

 

我想,不管是希特勒的孩子還是直擊難民營,強調的都是對話與理解。

傾聽他人的聲音,我們才有辦法走出自己的小小世界,不被自己的大腦侷限。 


 

性愛教師

我們常以為美國是個開放、自由的國家,看了這部片後,會意外的發現其實在「性」這件事上,非洲烏干達才是真正的開放呀!

 

烏干達把性的歡愉當成家庭、家族間的重要大事,不只是因為傳宗接代,他們也認為女人能讓男人在性上面得到滿足,男人才會心甘情願愛著妳,家也因此得以穩固。

所以,一進入青春期,就看到那些年紀尚幼的小女孩們開始學習如何在身體上取悅自己(比如:拉長陰唇)。

不只是談論,也實際操作。

甚至,女孩與女孩之間,還會互相拉彼此的陰唇,做為一種「為妳好」的友誼行動。

新婚初夜,以往女孩的姑姑會先身體力行,教女孩的老公如何做愛;現在因為擔心傳染病,則改由姑姑在一旁進行場邊指導。

很猛吧!

對他們來說,這些卻是再一般不過的事。

 

奇妙的是,烏干達在性這件事上如此開放,

但似乎因為從美國引進了反同志的基督教,他們竟然決定立法處死同性戀!!

以往同志在烏干達並不是問題,人們也不會特別注意;現在因為基督教的關係,竟然變成反同志!!

影片中也有一位同志,在影片拍完後,被處死過世了。

 

到底,是烏干達比較保守?還是美國才是最保守的國家呢?! 

 

另外,反觀國內的性教育,

烏干達教的是如何讓自己及對方性關係中感到愉悅,台灣教的則是不要隨便碰觸別人的身體,小心違法!

同樣都是人的身體,人與人之間態度上竟有如此大的差異,這才是這部影片讓我驚訝之處。


 

死亡處方箋

高中參加辯論社時就討論過「安樂死合法化」的問題,可見這個議題真的太困難,

我都高中畢業多久了,人類對這件事還是一樣沒有定論。

 

瑞士是現今世界上唯一有合法機構可以執行安樂死的國家,加入會員並經過長期觀察、評估符合指標後,便能讓你飛到機構去安樂死。

而且還有兩家機構給你挑(影片中選擇的是「死亡尊嚴」),當地人只要50美金,外國人要30萬台幣(吧,我有點忘了)。

聽起來好適合我呀~

 

導演說,他拍這部片想要強調的是「自由」--人有選擇、決定自己何時死亡的自由。

然而,我卻這機構是否真的使人擁有這整自由感到質疑。

 

顯然並不是我今天決定死亡,花了錢加入會員、飛到瑞士就能達成心願,

他們仍需經由醫生評估、開出處方箋,機構才能執行。

也就是說,今天就算我四肢健全但深受精神疾病之苦,或者我無病無痛只是單純覺得自己活夠了,我還是不能死。

那麼就要問:到底誰有權力決定人的死亡與否呢?除了我們自己還有誰有這個權力?為什麼我們自己沒有權力,反而是一個我不認識的醫生有權力?!

 

既使如此,我還是很欣賞片中的一個概念:接受無望。

在醫療、科學如此進步的現代社會,人們常常無法接受「沒救了」、「沒藥醫」這樣的事實。

我們也過度肯定「要樂觀」、「要有希望」這樣的概念,以為這是OK的人生態度。

我一點都不這麼認為!甚至,我覺得「要樂觀」、「要正向」、「要積極」、「凡事都有希望」這些東西,很偽善。

 

誰能保證樂觀正向積極一定能帶來快樂?誰能保證心懷希望就一定能獲得希望?

如果沒有呢?講這些話的人是要賠我嗎?!

 

一直正向積極懷抱希望也是很辛苦累人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就單純的覺得夠了、我活夠了。

我不想繼續辛苦的懷抱希望、不想繼續逼迫自己樂觀正向,夠了、我想休息了。

就只是這樣,我想休息了。

如果人們能接納這種態度,我想,任何人都可以死得很有尊嚴。

 

所以,可不可以允許我們擁有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力呢?!

 


 

犀利母女

故事背景是荷蘭因為土耳其移民不斷增加,穆斯林引進了回教文化,導致現在荷蘭每岀生兩個小孩就有一個是穆斯林。

片中雖然以「信奉女性主義、獨立自主的媽媽」與「剛成年便決定信奉伊斯蘭教的女兒」做對比,

但撇開宗教不談,這部片講的其實比較是母親面對子女離巢時的焦慮。

就算今天女兒不是因為宗教跟著一群女孩把房間東西一一搬走,而是跟著男朋友離開,我想這個媽媽的反應不會差太多。

同樣會大喊著:「你什麼時候變成我不認識的人!」

 

因為涉入宗教,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伊斯蘭教讓女兒變了個人,

但我覺得,不管是哪對母女,都會面臨一樣的問題。

媽媽永遠很難看清「小孩已經長大了」,很難接受「小孩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不再那麼在乎你了」。

 

至於宗教,我想,就是文化上的物極必反吧。

荷蘭對性、身體的極端開放、裸露,久而久之年輕人為了要凸顯自己的不同,標誌出自己,勢必得走向另一極端的保守與包覆。

完全不意外呀~ 


 

宅男宅女搞很大

這部片應該是整個影展中最歡樂、搞笑的一部,

但,卻也是最打動我,讓我覺得心酸、泛淚的一部,當然,我知道,這是我自己的投射。

 

故事講兩個從小自覺與人群格格不入的男女,因緣巧合成了男女朋友,選擇「劃清界線」的相處方式。 

畫清界線彼此互不侵犯、干涉的相處?這該如何進行呢?

 

一直到男生意識到彼此的歧異、地雷、爭吵,都是源自在乎,源自彼此不是無關緊要的陌生人,

才開始對關係付出責任與承諾。

 

唉~~~簡直就是我的處境呀~~然而,我怎就是遇不到有這種自覺的人勒。

 

一直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非常正常,我們本來就無法完全瞭解對方。

但,難道因為這樣就選擇不瞭解嗎?或是一遇到無法理解的事就選擇不理、分開嗎?並不是這樣的。

對我來說,關係維繫的關鍵並不在彼此差異的多少,而是在我們如何面對差異、兩人是否決定一起努力找出好好相處的方法。

所謂的「決定」,就是「承諾付出」,是「既使遇到無法理解對方的時候仍舊不輕言放棄」。

 

光是要找到有這種想法的人就好難呀~唉唉~~


 

311逃命拼圖

日本NHK製作的影片,果真就非常日本風。

安靜、低調、拘謹,非常冷靜的陳述事件過程,沒有多餘的花俏的贅述。

 

影片特殊之處在於他們收集了許多民眾在現場的第一手錄像。

透過這些影片還原現場,並且像拼圖一樣,訪問了影片中不小心入境的人物,甚至還指出這個人在不同影片中出現的時機點、樣子、當時狀況。

能從眾多片段中整理出這些,真的是非常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

 

唯一可惜之處就是影片並未提出解決之道,顯然這也不是NHK拍這部片的重點就是了。

編制說,他們的目的只是呈現事實,找出原因而已。


 

誰叫你不乖

同樣是以人民拍攝的影片為主,這部片則意在呈現出「政府官方說法」外的另一種觀點,更貼近真相的觀點。

影片講加拿大辦G20時,警察錯失第一時間處理暴徒的機會,反而在之後將良民視為暴徒處理。

對著搞不清楚狀況的和平示威民眾隨意擄人、圍堵、拘禁、毆打、用塑膠子彈射人、催淚瓦斯、脫衣檢查、亂安罪名......,

讓人完全不敢相信這種違反人權的事會在先進國家加拿大發生。

 

影片結束後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在台灣會發生這種事嗎?」

我當時沒有舉手,心想:在台灣政府敢這麼鴨霸,早就被人民罵翻天了!應該不至於吧~

結果,公視播了2010.6.9苗栗大埔農民發生的事。

 

看完之後,我只有生氣、憤怒和不可思議的感覺!

政府怎麼可以這樣強行侵犯人民的私人財產!亂搞人家的地,真是太可惡了!!

而我完全不知道、不關心這件事,還誤以為在台灣這種荒唐的事不會發生。

覺得自己好丟臉..> <

 

誰叫你不乖除了透過公民力量拼湊出事實真相外,更提醒我政府與媒體的偏頗、不可信。

什麼樣的新聞會被播出?什麼樣的觀點能被看見?

並不是我們以為的有一個公正、客觀的人在判斷什麼事重要、什麼觀點不重要。

媒體訊息的顯露常常是利益、權力平衡下的結果。 

切記、切記呀~

 


 

電燈泡的陰謀

接續上面的話題,除了公民社會議題外,就連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發生的消費行為,也充滿著權力與利益的算計呀!

 

從小小的電燈泡開始,幾個主要製造商竟然可以瞞著社會大眾,簽約講好設計爛產品(好吧,持平一點講是「不那麼好」的產品)賣給大家。

目的只是為了讓東西能快快壞掉、工廠才能不斷生產、人民不斷消費、製造商不斷賺錢、最後得到經濟不斷成長的國家目標。

這叫「計畫性汰舊」。

 

真是太誇張了!!

明明可以生產出可以用100年都不壞的燈泡,省錢也省資源,我們卻在製造商刻意的規劃下,只能買到用1000小時就會掛點的燈泡。

然後,這些到了人工訂出使用年限、生命週期到了的商品,又全成為垃圾假裝成二手貨運到非洲傾倒。

資源不斷被浪費、環境不斷被污染,而我們身邊有太多科技產品(包含常見大廠的印表機、i-pod)都視這種計畫性汰舊為理所當然。

 

也許過去工業急速發展的年代,人們誤以為地球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但現在,希望人們觀念已經改變了呀~

影片最後提出「去成長化」的概念,希望國家不要再期望經濟要「不斷成長」,人們能回到基本所需的生活。

不是變回山頂洞人,不會那麼OVER,但對物質的需求、消費,能回到基本面。

對像我這種很少買東西、也不愛買東西的人來說,這一點都不是問題呢:)

 


 

除了影片給我各式各樣的啟發外,

參加影展有趣的是還可以觀察到各式各樣的人。

 

發現在這種影展中,參與某些社會議題的人特別踴躍發言,我想這是一種爭取能見度的行為吧。

而每個不同背景的人發言時,也常是三句不離本行。

 

聽說這些影片有些會在公視週五晚間〈主題之夜〉節目播放,還會邀請相關人士上節目討論。

我反倒希望公視能播出部分影片的續集或同一系列的其他故事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