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一些這樣那樣的因素,逃年失敗。

待在家裡兩天,預期著接下來一個多禮拜的假期,心情很複雜。

 

長假的情緒已經表現在晚睡看小說這個老習慣上,這是令人欣慰的。

終於可以不用擔心上班遲到、或明天有什麼計畫等著去做。

全然的『空』、全然地依著當下的意念行動。

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想熬夜就熬夜、想看小說就看小說、想發呆就發呆。

是的,我過著廢人的生活。

 

不用大掃除,也沒有要去哪兒拜年,沒有出遊計畫,沒有下樓和家人一起吃除夕飯的打算.....

nothing.....就真的,空,什麼都沒有。

而這種空,不同於平時『星期天下午的氣味』那般令人不安躁動的虛空,而是一種寧靜平和的空。

好像白天只是吵鬧喧囂的過度,真正的生命在半夜兩三點,整個城市漸漸沈睡之後開始甦醒、存在。

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另一方面,因為待在家裡的時間大量增加,卻也不得不看到一些我不想看到、也無法面對的東西。

這兩天已經發現,家裡的虛空。

媽媽早上出門上班,爸爸中午起床;傍晚媽媽回家,爸爸上樓睡覺;7:00兩人一起吃晚餐;8:00爸爸出門開車,剩下的時間便是媽媽一人獨自在樓下直到睡覺時間。

整個過程我都在樓上,靜靜的聽,靜靜的迴避一切;

整個過程姊姊都缺席,他總是選擇中午起床下午出門,半夜回家,他不會碰到任何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

從爸爸媽媽的角度來看,一整天不見兩個女兒(無論他們在不在家),而且只有晚餐約1小時見到對方,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故意的。

我不知道我們整個家,是不是都努力錯開出現的時間,努力避開彼此。

 

我沒辦法看爸爸一個人在樓下、我也沒辦法看媽媽一個人在樓下,孤孤單單的看電視、聽廣播、玩電腦麻將.....

這些畫面對我來說太沈重,我承受不起,卻也無法解決。

多年來我已經很清楚,越想做些什麼只會越把事情搞糟。

最好的方式就是像姊姊那樣,不看、不聽、不想,好像一切與自己無關。

只是....我是個戀家的宅女,我沒辦法像姊姊那樣一天到晚往外跑,我也沒地方跑。

 

我想要和爸爸媽媽開開心心去刷國旅卡,心無芥蒂的出遊,不用計較也不用擔心他從此會『巴』著我不放,永不放過我。

但我沒辦法,我已經不再相信媽媽。

我害怕,一旦釋放一絲絲的善意,他便會像以前一樣以一副『我終究得靠他』的高傲,粗魯無禮地插手我的世界。

我忍耐他就得寸進尺,我拒絕他就自尊受損,尖酸刻薄的話語瞬間頃洩,這種場面已經出現太多次。

夠了。

夠了。

夠了。

我也不想這樣,但,真的夠了。

 

平常上班不用近身貼上這些畫面,週末兩天光自己休息就差不多了。

長假,就沒辦法了。

前幾年為了不想看到,我逃出國。

今年逃年失敗,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繼續躲在自己的小窩裡,假裝不知道房間外面發生的一切。

假裝沒聽到誰何時出門、何時回家,假裝沒看到誰何時孤單一人的寂寞背影。

 

我不喜歡這樣,但,我也只能這樣。

 

鄧醫生說,善於情緒勒索的母親,通常缺乏安全感或親密感或自信心(我深深相信我媽應該是三個都缺)。

而孩子若無法妥適面對這樣的母親,往往是自己身上也有安全感、親密感或自信心的問題。

恩......我相信,我也同意。

這就是我最害怕的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