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鍵還是:我到底要什麼?

據說我們喜歡的童話故事,代表了自己故事劇本的原型。
我們是裡面的主角或配角,
用那樣的方式看待自己、演出自己的戲碼。
 
我從小就喜歡人魚公主的圖畫書,
在一堆繪本裡,只有這本會拿起來一看再看。
看完後還會讓自己沈浸在悲劇的情緒裡,想像那種淒美的感覺。
 
這是不是意謂著從根本的天生喜好上,
就已經註定了我未來人生腳本的走向?! 
 
人魚公主是天真爛漫的。是委曲求全、為愛犧牲自己的。
他的熱情在於他單純直率的願意為了王子捨棄熟悉的海洋和他的聲音。
偏偏他的愛又是隱晦卻執著細膩的,
就算王子不知情,甚至最後娶了別的公主,也無損他的付出和愛。
熱情又隱晦的愛,似乎逃不過悲劇的命運。
 
唉呀..這幾句話不寫還好,一寫出來就覺得恐怖。
我是不是正在寫這樣的劇本呢?!
(這根本就是在講我自己嘛..=.=)
對於各種情感,好像還真的若有似無的隱含著這麼一點淒美的味道。
 
將人魚公主的天真爛漫緊抓著不放,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
讓自己走上他所選擇的委曲求全、犧牲自己、熱情又隱晦的悲劇之路。
的確也擺脫不了自己執著細膩(這是好聽點的說法,講難聽點也就是固執又敏感)的那一塊。
 
恩...也許這的確是我天生的劇本,也沒什麼好否認的。
但天生不是命定。
 
後設認知若只停留在這裡,就遜掉了。
 
這樣的故事腳本,我要嗎?
他很美,沒錯。 但我可不想這麼慘,最後全部變成泡泡阿。
 
個性行為潛意識或許無法改變,但至少在看得見的部分,可以做些什麼吧。
好歹試著分解人魚公主的特質,去蕪存菁一下。
在天生的角色個性裡,寫出女主角的專屬故事。
 
又或者,可以學著享受這樣的淒美故事,
也算是對自己生命的坦蕩接受。
 
還是其實應該整個推翻,全盤否認,重新開始?!
(若真正要為自己全然負起責任的話,這大概是最完全的方式吧..:P) 
 
-----
 
我在幹嘛?我在嚴苛的檢視自己。
老是這樣。
 
後設認知的後設認知,不斷的跳脫再跳脫,越站越遠。
站到最遠處,可以看到幾個自己同時在看自己--那個正在電腦前十指飛快敲動鍵盤的自己。
 
每個我看到的我都不同,也都是我。
最後要嘗試做點什麼改變,卻變得無從下手。
人多嘴雜阿。
總要有個人出來作主,負點責任吧。
 
也許應該辦場武林大會,或是直接來個battle royale會比較快一些。
你們打完了再告訴我結論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