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
※眼神要關心不要擔心,語詞要同理不要道理,態度要溫馨不要焦急。
※若CL的目標我們很難改變,既使知道會失敗,也只能陪伴。
    如此才能在CL之後受傷時,與其工作,走出傷痛。這才是所謂的時機時候。
※既使CL每次談話主題跳來跳去,但等CL準備好了,自然能夠開口講。所以,follow CL的主題前進就好。
※重點是,為什麼這件事會困擾CL,卻不會困擾其他人?這才是事件對CL的意義。
    (「對你來說會怎樣?」、「最糟會怎樣?」)
※問題解決的目的是為CL注入「希望感」,既使只是治標也無妨。
※因為在乎,才會有衝突。任何問題都是一個成長的機會。
※重視「第一次」,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時間間隔。
    第一次事件發生時,大人如何處理、反映,往往會影響CL以後的行為。
※反映CL內在的軟弱,會讓CL感覺自己可以在我們面前表現出軟弱的一面。
    如此,CL才能感到自在,並放心表現出自己的各個樣貌。
※描述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滋養。
※「抗拒」往往是因為碰到了底線、關鍵處。若能向前跨出,CL的進步往往十分驚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