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以下,風景以上

I LOVE IT !!

看過許多書,大部分的書在我的書架上其實停留不久,進進出出。

這一本,我會想要留著,一直留著。

作者是建築背景,一直很喜歡這樣背景的眼睛,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很立體、很移動、很透視、很生活、很「人的存在」。若再加上豐厚的靈魂和想像力,佐以優美的文辭譬喻,這本書真的很強。

作者叛逃的工作地點--敦南誠品樓上--我幾乎每天經過;常行走的足跡--台北、師大、仁愛路、信義路--我人生的幾個主要落腳地;選擇流浪之處--印度--那個我曾經淺嚐且仍然想再深探的國度。這三者,讓我一打開《印度以下,風景以上。》,僅僅前言就好似與作者十分熟稔。

 

 

我們之所以出發旅行,是為了離開故鄉的「同」遠赴他鄉的「異」。而相異出自人為,於是一個國家不論多麼令人驚嘆,多麼與台灣不同,一歸根溯源即發現皆來自人的不同,相異的膚色不只是表面,尚有淌流在血液裡的習慣和飄散在空氣中的體味。不一樣的人才有不一樣的吃、不一樣的顏色、不一樣的建築、不一樣的行為、不一樣的價值觀,在最末端才交疊成了一張「異國文化」的朦朧畫面。所以除了各大景點,當地人更該被納入風景觀賞的範疇,位居旅行中最重要的部分。(P.13)

「景點」是為了讓旅途出現的配角。(P.7)

 

我去過的國家非常少,好啦,其實只有3個--初體驗的澳門+嚮往已久的埃及+排行第二的印度。聽到埃及與印度,以及下個月的西藏計畫(和嘴邊不斷叨唸的非洲)時,大部分的人應該誤以為我的旅行目標就是挑戰落後吧。尤其聽說我在這少少幾個國家所花的團費,遠多於那些已經去過很多很多「熱門國家」(EX.日本、泰國、韓國、峇里島....)的人。

KIKI曾問我,為什麼想去這些地方?當時直覺地答了:「文化、人。」如此簡短,因為我缺乏清楚表達的語彙。很顯然,KIKI如同多數人,不懂,搖搖頭。此刻,船橋彰幫我說了:景點,只是為了讓旅途出現的配角而已:)

所以,當同伴為了比較哪個團在最短時間去最多景點、住的飯店等級如何而傷透腦筋時,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在意的。景點取重要的即可,多一個、少一個,都好;住得如何我也不大關心,髒亂一點也OK。重點是過程中的體驗、身歷其境的感受、好奇心的滿足、以及對新國家文化和人的認識。

然而,膽小如我,依舊不敢像作者那樣拋下工作、生活,帥氣地背起行囊前進。我總是耍賴,歸咎於「我是女生,容易遇到危險,怕客死異鄉」這一點。儘管還無法克服對安全及語言的心理障礙,依舊在跟團的短暫空隙裡,盡可能鼓起勇氣和當地人對話、聊天,睜大眼睛看、拉長耳朵聽。貪圖的不也就是想在一己範圍內,努力伸長手碰觸那最想吸進的「異國文化」。

 

由此可知,千萬不要期望這本書是印度的旅遊工具書或遊記,告訴你哪裡可以吃喝玩樂,不會。正確來說,他是遊心的紀錄,內在的紀錄。紀錄一個人如何面對未知、如何被擊垮、如何重拾淡定、如何看世界、如何享受旅人間的默契、如何尋回自我意義(作者在這點上以《阿拉斯加之死》為例作為旅行的意義,非常薛西弗斯的答案,跟我真是超合的XD)。

我喜歡作者字裡行間透露的生活哲學--遊走、漫步;隨時暫停、放空;每天早晨定時的悠閒早餐,搭配誠實面對自我的思考與書寫;隨機調整的行程、與旅伴間相遇不膩的關係;隨時說再見、不斷前行。出世又入世。

看著看著,突然很想用這樣旅行的心情、旅人的姿態,在不變的土地上,存活。這也是為什麼我想留著這本書,想時時憑著書的背脊,提醒自己旅行的心情、旅人的姿態。(對不起,我畢竟還是缺乏一個人自助的勇氣,只能在熟悉的城市裡實驗。)

 

於是,我在心底,下了一個小小的、秘密的,關於旅行的決定。

 

 

然後,我莫名的、八卦的相信,作者在印度,打從心底放下了一段刻骨的關係:)


 

後記

 

睡不著,腦中一直想著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那段刻骨的關係。

猜想著是什麼樣的關係。

然後,突然醒覺--

這本書是封情書!厚厚的情書!!

寫給心中那位無緣的至愛,希望他透過這本永遠存在的紀錄,能明瞭自己是在什麼樣的景況、心情下,歷經了什麼樣的人生轉折,而後才有能力放下他的。

 

是不是因為這樣,

所以,書(與人)的重心才不在景點,而在心與靈魂哪!

 

當然,以上純屬一個無聊讀者的無聊幻想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