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作者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同時也負責研發紐約時報數位化的工作。 

 

數位科技這東西是好是壞,如同漫畫、電動一樣,始終是有點爭議的話題。

我們學校號稱資訊種子學校,大力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同時,

也有一些資訊老師反對,認為這對學生的健康、人際互動有負面影響。

 

不可否認的,這個議題永遠沒有正解,

而每個人對此議題所發表的言論,也一定都能找到許多研究報告佐證。

無論你是正方、反方,都可以拿出許多資料講得振振有詞。

同樣的,讀這本書時也別忘記作者本人的立場:支持數位科技。

因此讀著讀著,難免有點為數位科技背書、立場偏頗之疑。

對裡面所言自然感覺有些打折扣了。

 

 

我想,「科技對人類而言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這個問題基本上不會有答案,既使過了N年也是一樣。

所以就不用討論了,反正事實是就算它壞處多,它也早已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而我向來覺得面對事實比較實在一些。

 

我比較想聊的是科技所造成的困擾和某個現象,

書中一段話道出了我的心情:

我一聽到Twitter,就想大聲喊停。每隔幾分鐘,就和幾十個或幾千人彼此收發簡短、更新訊息的想法,在我看來那根本是一座資訊地獄。(P.114)

 

這就是我想說的阿!!!!

 

前陣子被同事加入一個LINE群組,裡面全是辦公室的同事,約7個人左右。

天阿!!!我簡直要瘋了。

不斷聽到手機發出叮咚聲,打開一看,發現只是7人中的兩人在閒聊出國的事,交換資訊。

我並不想知道這些阿!!你們不能一對一訊息的聊嗎?!!

為什麼要逼著大家一起看你們兩個聊天?!!!

 

覺得厭煩,索性把叮咚關掉、震動關掉,卻發現自己陷入一種「資訊焦慮」。

每次開手機看到左上角有訊息的小MARK,好像深怕漏掉什麼話題似的,還是打開讀完了。

讀完後,很空虛阿~

 

於是,我退出社團了,冒著被說耍字閉、孤僻的風險--果真也的確被這麼說了。

我說,有事請單獨LINE我,謝謝。

至於那個社團裡的訊息、八掛,我想就算不知道也不會怎樣。

 

當然,不得不承認,在見到大家時,還是難免會因為漏掉群組中的話題而有點跟不上。

眼睜睜看著那個在群組中很活躍、熱衷回應大家訊息的人,繼續在現實生活中扮演我最討厭的花蝴蝶。

想起過去曾經提醒自己的一句話:重要的事在該知道的時候自然就會知道,不重要的事不知道也不會怎樣。

我這樣告訴自己,讓自己脫離莫名的資訊焦慮,放下這件事。

 

現在,我連FB的訊息也有點懶得收了。

我是標準的資訊移民,not原民,數位科技很方便,真的。

讓一般民眾開始擁有改變世界的話語權,讓專業知識技能可以被輕易的分享、共學.....科技真的有非常非常多好處。

 

但,我仍希望在生活的一塊小角落中,

能夠不那麼數位、不那麼科技、不那麼被打擾,能夠原始一點、簡單一點。

寧可喜歡拿著書本翻閱的感覺、和人面對面專心聊天的感覺、吹著風放空發呆的感覺.....

 

畢竟科技最終的目的該是方便我們,而非反過來操控我們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