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媽咪有了爭執,讓我覺得粉火大~
首先,你們要知道,我在家裡,基本上一天說話不超過十句的,
在這樣的狀況下,還會發生爭吵,連我自己都覺得很無奈~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當時我們的對話如下:
媽咪很哀怨的對我說:「妹妹,你現在不給我錢囉?」
我小不耐煩:「我去年不是每個月都給你一萬塊了嘛!」
媽咪:「對阿,那是去年阿,那今年呢?」
我有點小生氣了:「今年我想像姊姊一樣,自己賺的錢自己花。」
我還理直氣壯的補了句:「我從自己賺錢到現在,我的錢從來沒有完完全全是我自己的。」
媽咪也開始不滿了,口氣強硬起來:「賺錢就是要給父母阿!」
我更火大:「姊姊去年有沒有給你們錢?沒有。姊姊都可以,那我可不可以?」
媽咪更生氣的大聲說:「不可以。」
這真是莫名其妙!我氣的說:「哼~誰理你阿!」

吼~到這裡,我真真正正的生氣了。
什麼跟什麼嘛!不公平、不公平,為什麼姊姊可以,我卻不行...> <
我在心中吶喊著:「我也想像姊姊一樣,可以狂花自己的錢買一堆美美的鞋子、衣服和包包阿!」

媽媽的回應讓我跟堅持自己的作法。
(基本上,我覺得自己這一點蠻犯賤的,
別人不要求我,我搞不好還會做;越要求我,我會就越叛逆的不屑做。哼~)
本來我已經走進廚房,打算不理他了,
沒想到,媽咪居然還追進來,繼續煩我..> <
這下,我火到一股腦把之前的不滿全部攤開來說...

去年代課,我心甘情願的每個月給爸爸媽媽各五千塊,覺得這是應該的。
但是爸爸不拿,所以全給媽咪拿走了。
但是,我後來後悔了,因為我發現媽咪一有錢,就開始想東想西。
想著要把家裡東弄弄、西弄弄,裝修整理什麼的,嚴重干擾我的生活。
再加上,自從我考上正式老師之後,
我爸爸居然腦筋動到我頭上,
一直問我一個月賺多少、辦房屋貸款會便宜多少,
還說什麼我們學校應該常會用到各種文具,
看我能不能從中牽線讓姊姊做類似小盤商的工作,專門提供文具給學校。
雖然知道爸爸是開玩笑的,但我還是氣炸了!覺得好丟臉。
把我當成什麼阿..賺錢的工具?!提供一家生計的工具?!
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阿?!氣死我了..> <
這種事,我避嫌都來不及了,打死我我都不做!!
更難過的是,我不懂,父母到底是愛我、還是愛我所擁有的附加價值?!

種種事情一講出來,我媽更是氣到不行,
大罵我不孝、不肯拿錢出來養父母,
並且一直堅持「小孩子"本來"就應該拿錢養父母」。
(提到"本來",我更不爽了:這誰規定的阿?!
莫名其妙,我以後就是要靠自己、不靠小孩!!)
我試著理性的跟他解釋我的想法,但是顯然他已經被生氣的情緒淹沒,
嘴巴不斷大聲的賭氣說:「我幹嘛這麼沒尊嚴,你以後別想從我口中聽到跟你要錢這件事。」、「我以後不會再跟你說這件事了!」
而我,剛開始還想試著好好講,
但我發現我對媽咪的非理性實在是無法溝通,
乾脆附和他,不斷的提醒他:「你不是說不講了嗎?怎麼還在講」
在他繼續碎碎念的時候,我還很賤的補上一句:「你又在講嚕!」
心裡想著,這真是一場鬧劇..=.="

不過,我倒是覺得有一件很神奇的事,
因為「孝順」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罩門,以前我只要被罵不孝順,就一定委屈的狂哭。
(ㄟ..搞清楚喔,我們家是很「沒有情緒」的,要在家人面前哭,很難得的呢~)
但這次,雖然心中還是會覺得不被瞭解、被誤會、生氣、難過,
但也許是經濟獨立了吧,感覺自己頗鎮定的,還可以用開玩笑的心情面對這件事。

只是不懂,父母和我對於孝順的觀念為什麼差這麼多。
他們好像覺得只要我乖乖住在家裡、聽他們的話、拿錢養他們(這一點,我媽咪比較在乎,他從以前就一直叮嚀我以後要養他),這就是孝順。
也不管我住在家裡快不快樂、聽了他們的話後心裡會不會很不爽..> <
我不懂,難道身體在家裡、心不在家裡,這樣表面又虛偽的狀況,算是孝順嗎?!
我更不懂,媽咪總是耳提面命的要我以後賺錢要養他,但我從學校、社會學到的卻是以後要靠自己,不要靠兒子女兒養。

我不是不願意付房屋貸款來買房子、也不是不願為家計出一份力,
(要不然,我去年就不會拿錢出來啦~)
甚至,我也認同這是我應該做的。我住在這裡,本來就開負擔這裡的開銷。
只是,要公平吧!!而且,畢竟錢是我的阿,應該要按照我的計畫來使用吧~
怎麼搞成好像父母在規劃我的錢該怎麼使用..> <
孝順,也是要有原則的~

從資源的被供應者轉變為供應者,發現自己在家裡的角色好像也漸漸有些不同~
講話可以比較大聲..不,應該說,講話不用太大聲也能自己作主..:P
其實,不管媽咪有沒有跟我反應,基本上都不會改變我的行為。
我不會因為他吵,我就給他;更不會因為他不吵,我就不給他。
重點是!這是我賺的錢,要按照我的意思來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