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亮暑假時遇到一些不太好的事,哭得很傷心。
他的好友兼直屬上司沒有在大頭面前挺他,惦惦不出聲的結果使得他不得不離開原來的位置,而且還是在最後一刻被告知。閃亮亮很難過,不解向來在工作上盡心盡力、私下重情重義的自己,怎會落得這般難堪。儘管理智上不斷安慰自己「好友並沒有背棄我,他也是不得已的」,但情感上還是無法面對現實。

閃亮亮說:「小喵,我沒辦法像你一樣龜縮隱形阿~那不是我的個性.......」
又說:「小喵,你不是很追求真相嗎?為什麼?為什麼要知道?為什麼知道真相後還能不在意、不受影響?」

ㄟ....該怎麼說勒................在這個重視交情和權力的封閉環境,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誤以為交情=權力。交情來自哪裡?平時和同事的哈拉、互通有無,那個「有無」包含了實體的辦公室團購、舊衣清倉,以及虛實不一的八卦流言。我不否認,在很多很多很多時候,交情的確很重要,但重要的前提在於我們有求於人,希求透過交情換得些什麼。

 

社論老師期初拿到一個聽說很爛的課表,在學校blog大批教學組排課不公,和主任校長聯合起來"弄"他。質問為什麼主科「名師」的課表總是漂亮得像量身訂做,非名師(講白點其實是「意見很多常惹大頭不悅的老師」)的課表就「頂天立地」得很誇張。

硬石老師的小孩今年剛升國中,按照往例可以先和名師講好"技巧性"地直接入班(對啦,就是可以挑導師啦),校長暑假前也點頭承諾了。開學後卻莫名其妙被混在其他學生裡一起跑S型,結果跑到一個大爛班--導師、任課老師一路看下來,直讓人搖頭連連。大花說,因為硬石老師是非考科裡面最最最最不重要的,與升學率無關、平時做人低調和大頭沒啥交情、對學校也無特殊貢獻,自然會被校長出爾反爾地犧牲掉。

有此前車之鑑使得大腹便便的大花很緊張,儘管已經身居套交情界的佼佼者,但眼看著自己的baby就要出生,也開始盤算哪些人在baby進國中那一年會當導師,要先私下和誰套交情拜託他收自己的小孩、考慮是不是要開始努力做行動研究、擴大對學校的影響力努力成為「名師」後,才夠份量影響學校把自己的小孩排入陣容堅強的班.........

某怪獸家長覺得班上的英文老師不夠好(注意,不是很差,是不夠好),屬意學校另一位名師。私下和名師互動後,據說名師傳授了他一些技巧和方法,於是他很有技巧地動用關係和校長反映、建議、盧、要求......隨便你怎麼說。總之就是把原本教得好好的老師"弄"掉了,換名師登場,兩個老師從此結下樑子。

然而,為何名師寧可冒著和同事結下樑子的風險也要教這一班呢?回到大花的說法,名師也要為自己的小孩鋪路阿~有家長的強力支持,名師如虎添翼後變成名師中的名師,以後自己的小孩進來,學校也得敬畏名師三分用力排個好陣容吧。家長很得意,在自己的blog和大家鉅細靡遺地分享「如何讓學校換掉老師」的撇步,聽說接下來的運作目標是小孩妹妹的班。

高科技老師不愛上課愛研究,研究一種很高科技的上課方式,因此幫校長得了許多聽起來很炫很厲害的獎,學校首頁滿是他的研究成果。儘管他在學校老是說話瞧不起人不中聽,但因為他的研究讓他很有名,跟教育局長官常吃飯、交情夠,教育局硬是直接來個文,指示學校給他個「特別座」,基本鐘點2(這是主任的等級),還可以拿行政加給,以利他"繼續努力研究"。

 

太多類似的例子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交情、名師=權力。只要你和關鍵人物交情夠,你可以輕易要到你想要的--小至課表漂亮與否,大至以後小孩進入國中的師資陣容。或者,如果你沒有交情,但對學校貢獻夠多(ex.提高升學率、很會訓練學生得獎、熱心參與行動研究.....etc.),也可以達到同樣目的。而像我和閃亮亮這種"不重要"的非考科,要對學校貢獻多多有點難,似乎就只能靠交情了。

然而,「交情」這種東西豈是我們可以指望、依靠的呢!

社論老師覺得被學校惡整,因為他期待教學組給他很漂亮的課表;硬石老師覺得被校長背叛,因為他期待校長給自己的小孩一個很強的師資陣容。除非我們像怪獸家長或高科技老師那樣,運作交情的手腕夠靈活、夠厲害,否則上述期待會落空只是遲早的事。

回到閃亮亮的疑問,「你不是很追求真相嗎?」

是阿,我是追求真相,但真相並非誰背棄了誰的交情,那從來不是我看事情的點;「人終究是自私的」--這才是真相。

「為什麼要知道真相?」

因為知道真相才能調整自己的預期,避免不恰當的期待。

閃亮亮誤以為交情=權力,以為和好友的交情可以在人事權力上發揮功用,或至少好友會站在自己這邊。然而,一旦認清「人終究是自私的」,交情自然不等於權力,權力本身才是權力。

我不知道社論老師的爛課表是不是真的被"弄",也不知道硬石老師的遭遇是不是因為交情不夠或貢獻不多。或許多數時候交情之間的等價交換可以成立,但我相信某個必須在你和他自己之間做出抉擇的利益交關之際,大家都是自私的,「自己」會居於對方和交情之上也是理所當然。

你有你的期待,他自然也有他的盤算。職責所需也好、貪圖方便懶得用心排課也好、想討好誰而犧牲誰也罷,都是正常且可以理解的行為。因為他跟你(和我)一樣,都在為自己算計。這時候端出交情的架子,因為交情而期待對方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你(或我),就太沈重了。

「為什麼知道真相後還能不在意、不受影響?」

因為,當我不打算成為「名師」,也沒有太多期待需要依靠「交情」達成時,工作反而剩下最純粹的教育--學生。我對學校沒有什麼期望,不會為了成為名師而去討好某些人,也不因和教學組很熟就去凹漂亮課表.......。

所以,拿到很糟的課表唉唉叫也是照上(也不是沒遇過那種123456的瘋狂課表,上到最後常覺得教室的天花板在旋轉)、帶到很爛的班痛不欲生也是照教(有教無類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呀~),更不打算讓自己的小孩來這裡唸國中(這學校是什麼鳥樣已經夠清楚了;不過對沒小孩的我來說,這句話講起來應該頗沒說服力:P)。

最初的我,不就是因為喜歡「教育」而來做這份工作嗎?!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我關切的焦點自然也該是學生,而不是漂亮的課表、升學率、人脈、或自己小孩的未來。撇開那些是非、紛爭、不恰當的期待後,發現工作變得乾淨單純,少了失落多了快樂。

或許這就是閃亮亮口中的「龜縮」吧~一個不太跟人打交道、看似與世無爭的隱形人。人家在聊八卦我永遠跟不上(很多時候我覺得是下意識地抗拒、不想跟上),聽過就忘、誰是誰也搞不清楚。我相信這種龜縮的狀態一定讓我不知不覺中失去很多「交情」,但既然我沒有太多和人交換的需要,人在關鍵時刻又難免自私,交情並不那麼可靠,失去了似乎也就不用太擔心。

再說,交情也是要交換來的。我自認是個貧瘠的人,拿不出什麼厲害的東西或八卦以供交換,也還不了別人太沈重的恩情,也許還因此有點害怕對方對我太好(沒帶禮物的人不能玩交換禮物呀..> <)。然而,如果我給了你,那必定是我心甘情願、不求回報的給,並非要你還我什麼。你若硬要回報我,反而會讓我有些難過,覺得自己的真心被量化了。相對的,當你我沒有交情而你卻還願意幫我時,我相信那是你的熱情和善良,會好好放在心底感激。

總之,如同侯文詠說的,你不能指望那個交情給你太多依靠
對我而言,更明確的說,交情是用來感激,而非依靠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