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印度-票卡

昨天,去當代藝術館發現印度

繼埃及之後,印度是我下一個想去的國家。然而,何時能成行遙遙無期,將就著先看個展覽過過乾癮。

令我意外的,也許因為是"當代藝術"吧,和我印象中有豐富神話色彩、重視傳統社會規範的印度不大一樣。
更省思、更奇幻,也更揶揄。
當然,也還是有非常印度風味,男女主角會突然跑到草原上扭腰擺臀大聲唱歌的寶來塢片。

 

最喜歡的作品:《死亡的笑容

死亡的笑容

進入這個作品的展間,第一眼便是震撼。

黑布抹去了個體的獨特,每個人看起來都一樣;黑布遮蔽了訊息的接受,看不見,慌張、不安,於是聚攏。
被黑布蒙住頭的人們,最安全的生存方式:跟別人一樣,然後成為群眾的一部分。
統治者最快速的統治方式:矇住人們的頭。

我立刻聯想到:學校。那個常令我感到噁心的學校教育。

老師們千方百計讓所有學生看起來都一樣,制服、髮型、甚至腦袋裡的東西。
蒙住了頭,看不見,便不會思考。愚民政策。
"你們要乖,因為這樣我們管理起來最不費力";"我們要乖,因為突出的釘子會被敲下去"。
學校不斷製造出一堆罐頭學生,因不安而聚攏的地點從教室變成辦公室。人們群聚在一起,不思考。

官方網站的介紹更清楚:

死亡的笑容2


其他喜歡的作品(圖片來源):

精液織補者
聽說那個白紗,象徵了精液。我覺得那個男人,很妖。我喜歡。

精液織補者2 

精液織補者

 

原型
上面是動物的原型,下面是植物的原型。奇幻的風格,精緻似真的細節,讚!

原型1 原型5

原型2 原型4 

原型3


最後,去不成印度,就聽聽印度市井小販的叫賣聲吧~聽說他喊的是:賣報紙喔~來買牛奶喔~
不知道的話,還以為是伊斯蘭教的誦經聲勒: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