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跑去看「拉子影展--找我」,
影片內容soso,但氛圍還不賴。
 
大概是製作目的或成本的關係吧,
看了那麼多日劇、韓劇的俊男美女後,
再來看這幾部實驗性質濃厚的短片,便覺得純樸可愛。
 
之前才跟Susan一起有所覺悟:
我們兩個因為太瘋狂看韓劇,每天在浪漫夢幻愛情劇的轟炸下,
搞得自己開始有點想談戀愛。
 
「找我」是不一樣的感受。
沒有帥哥、沒有辣妹,嚴格來說,裡面的演員比看起來你我都還.....平凡,就像鄰居大嬸一樣。
但是,感情哪管這些。喜歡上了就是喜歡上了ㄇㄟ。
單純的透過相處而相愛,也率直的面對愛情裡複雜的情緒糾纏。 
掀去美化故事的薄紗,更真實的描繪兩人互動的不捨、陪伴、分擔。
感覺愛情也因為單純而真實了起來。
不再是天涯海角不離不棄的遙遠誓言,
而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於每一碗體貼的泡麵、用心的Qoo、爭吵後的原諒、困難時的擁抱。
 
我相信「關係」是「找我」的重要途徑,
不是唯一,但是是重要的。
不管關係的對象是男是女,透過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樣貌,找到某部分的我。
 
 
最近還聽到一個讓我呆掉好久的詞--類同性戀。
(一不小心就聯想到「類肉毒桿菌」什麼的..=.=")
該怎麼說呢....怪怪的感覺。
好像「類XX」這種用法,通常是在形容某個物體或為某樣東西命名、歸類時用的。
怎麼會用來形容人呢?
就沒聽過「類異性戀」還是「類tongtong」吼。
 
關係中的模糊地帶太多太多,
要用「同性戀」或「類同性戀」來分類人,未免太辛苦也欠缺公平了點。
 
(突然想起大長今裡閔大人的一句話:只有人會分類人,書籍不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