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

恩......最近身邊不少人大力推薦這本書(和電影),網路上也是佳評如潮。不知道是不是心理預期過高,想說會好看到讓人一口氣讀完,或很感人、很震驚....之類的。BUT,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讀這本書的感覺。

老實說,我覺得沒有大家說的那麼優ㄟ,內容並不特別震撼我(還是我太習慣吃重鹹?!),藉由不同視角拼湊全貌的寫作手法也不是第一次見到,並不新穎阿。書不厚,故事也很好讀,只是中間不小心睡了一下,然後還有餘力看了部不賴的電影。顯然沒有精彩到讓我捨不得放下的"一口氣",但...也沒很差就是了。再讀指數★★。

 

一直很欽佩日本風格的恐怖片,不同於香港擅長的鬼片僵屍片,或好萊塢那種胡亂噴血不用錢的粗糙手法,以及莫名其妙的"暴力美學",日本恐怖片的基礎是深刻的洞悉人心。他們很清楚再怎麼可怕的變態都是從平凡如你我的人扭曲又扭曲慢慢變成的。

因為主角最初總還帶有一點普通人的性格、情感、執著、與想法,和我們太接近。感覺某部分的自己(或身邊朝夕相處的人)只要再極端一點,最後也會變得跟主角一樣瘋狂,重現電影中的可怕情節。這一點讓他們可以輕而易舉不用一滴血就把你嚇得半死,而且後勁十足,讓你看完了都還餘悸猶存。很恐怖呀~相較於好萊塢電影,畢竟很少人會相信日常生活動不動就跑出變態殺人魔,搞得到處都是便宜血漿吧。

這本小說就很有日本恐怖片的風格,在各自安靜、淡漠的告白氣氛中,陳述著可怕的報復。與其說報復,用更深廣的命題來說是愛與恨。沒有愛就沒有恨,沒有恨就沒有報復。

 

悠子老師、A生B生, 各自基於對女兒、母親、自己的愛,展開復仇行動。也許誇張扭曲到偏離常軌,但其心理歷程一旦被剖開,其實不難理解。我感嘆的是....人哪,真的不能只靠外表或言行舉止就輕易猜測、自以為理解對方阿!

若單看悠子老師在課堂上的告白,你能猜到他心中的盤算嗎?若光看B生媽媽的舉動,不去閱讀他的日記,你能瞭解他對兒子的偏執和無助嗎?若僅聽聞A生的瘋狂,你能懂得他內心最在意的是什麼嗎?.......若不用盡全心觀察、聆聽、思考、感受,我們如何得知對方在復仇背後真正的想法和原始欲求。相較於復仇行動,我覺得這才是更重要的。

地獄之門

除了復仇之外,這本小說還有另一個與報復有關卻也可以無關的主題--制裁,誰有權力向罪人丟石子?

最近在看韓劇魔王,講的也是復仇以及誰來審判。魔王裡常提到但丁的神曲與羅丹的地獄之門,門上的沈思者閉著眼,思考著誰來審判、如何審判,睜開眼後自己便成了審判者。有點諷刺。要是我,寧可一直閉著眼吧~畢竟我們都會在心中暗自照自己的尺規度量別人,這是沈思者在思考的審判;但實際成為審判者執行審判制裁他人,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我是事件中的被害者,也許強烈的憤怒讓我還有足夠理由說服自己有權力制裁加害人(難講最後我不會走向自以為正義使者一途)。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只是旁觀者。就像A生B生的同學,說穿了整件事與他們無關,但卻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可以隨意制裁他們所認定的罪人。我不知道那些挾著正義之名及團體力量聯合起來欺負A生的同學,事後心裡作何感想。我只知道,對於輕易執行審判的自己,我會非常害怕,覺得自己也變得無比醜陋令人作嘔。

 

最後,因為故事發生的場景是校園,所以好像更顯驚聳、難以置信,就像兒童青少年犯罪總是更引人注目一樣。然而,對幾乎每天都與國中生和在一起的我來說,卻一點也不意外。反而覺得那些誤以為小孩總是天真、校園是單純環境的大人,你們是笨蛋嗎?難道你們沒有國中過嗎?

孩子不只是天使,也是幼獸--尤其國中孩子;國中校園更不只是學習的地方,而是必須努力求生存的鯊魚缸。所有成人世界會發生的事,在國中校園裡都會發生。有時還因為孩子單純不懂掩飾的關係,使得那些惡劣行徑更毫無遮掩,人的面孔更原始醜陋。

事實一直是如此,只是大家選擇活在「我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每天在學校認真唸書」的幻想中,不肯面對罷了。然而,越不面對,孩子對父母越容易由愛生恨,隔閡與日遽增的結果便是以自己作為報復父母的手段,賠上自己的人生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很清楚傷害父母最有效又夠力的方式就是傷害自己。相信我,孩子很懂這一套的。


聽說電影比小說好看,我想是因為這本小說著重於故事情節,對人物及環境外在的描寫並不多。電影補足了校園霸凌最生猛血腥的畫面--同學猙獰不屑的表情,惡意欺凌的眼神,散落一地的物品,昏暗的教室,平靜卻駭人的語調....這些外在條件營造出的氣氛,會是我很想看電影的一大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un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